首页

中国女王在线看

时间:2025-05-28 22:47:55 作者:从第21届文博会成绩单解码中国文化产业双引擎 浏览量:73975

  从第21届文博会成绩单解码中国文化产业双引擎|数说大湾区

  5月26日,为期五天的第二十一届中国(深圳)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(简称“文博会”)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正式落下帷幕。

  本届文博会以线下为主、线上同步的方式举办,设置8个展馆,总展览面积达16万平方米。共有6280家政府组团、文化机构和企业线上线下参展,共展出文化产品12万多件,4000多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在现场展示与交易,共开展近400项展示交易活动。

  交易成绩单背后,科技与开放正成为推动中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双引擎。文博会上,人工智能、数字技术等前沿手段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,全球110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资源在此交融激荡,拓展了文化的传播边界与表达方式。以“科技+开放”为动力,中国文化正加速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舞台,文化经济也在不断释放出强劲的发展动能。

  科技为墨,勾勒千年文脉

  本届文博会有哪些新重点?南方网、粤学习记者通过分析5月22日至5月27日文博会相关媒体报道发现,科技赋能已经成为文化产业不可抵挡的发展新趋势。报道高频词分析结果显示,“科技”断层领先,“文化产业”“电池”“技术”“机器人”紧随其后,科技相关的高频词占比极大。

  本届文博会首次设立人工智能展区,吸引了60余家人工智能领域的企业参展。从机器人挥毫泼墨、数字算法刺绣,再到与杜甫、李白等先贤进行穿越时空的对话。文博会以科技为载体,让流传千年的文化再一次焕发了新的光芒,“文化科技引领未来生活”的图景仿佛“触手可及”。

  开放共融,链接全球视野

  历经21载时光,国内的文化企业/机构不断激增,文博会参展团体由首届的700家到今年6280家;国际影响力持续扩大,海外观众来源国从首届从10个到今年110个。文博会场内,多样文化彼此碰撞、激荡共生,奏出新颖动听的文化交响乐。

  作为“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”,文博会持续吸引着全球文化企业与专业人士共襄盛会,在对话与合作中拓展文化边界、共建共享发展机遇。本届文博会汇聚来自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的305家海外展商,国际化参展比例达到20%;共吸引来自110个国家和地区的3.5万余名海外专业观众线上线下参会,彰显其日益增强的全球号召力与文化辐射力。

  在开放的平台上,文化交流碰撞出多元火花。法兰克福书展精选百部年度获奖图书参展,带来世界文学前沿成果;埃及展团则展示图坦卡蒙面具复刻品、纸莎草文创等,浓缩千年文明的魅力。不同文化在文博会相遇、交流、融合,共同谱写出一曲曲跨越地域、语言与时代的文化协奏。

  文化因开放而多彩,因交流而共生。在不断碰撞与融合中,中国文化拓展全球视野,也为世界文化注入更多活力与可能。

  双轮驱动,推动经济发展

  科技与开放,正深刻改变着文化产业的生产方式与传播逻辑。它们不仅是本届文博会的两大关键词,更是中国文化产业持续跃升的核心驱动。

  从进出口数据来看,中国文化经济呈稳健态势。海关总署数据显示,中国文化产业进出口额从2008年的433亿美元(约合3137亿元人民币)增加至2023年的1621.8亿美元(约合11750亿元人民币)。中国文化产业完成市场竞争力与话语权指数的双重爬升,形成了不可抵挡的传播力。

  当前,中国文化产业正呈现出“多元融合、创新驱动、全球拓展”的蓬勃发展态势,已成为国家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和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支柱。

  其中,作为全国文化产业第一大省,广东依托雄厚的制造业基础、强劲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,持续领跑全国。文化产业规模总量已连续22年位居全国首位。2024年,全省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.5万亿元,占全国总量约六分之一;文化新业态营业收入达9150亿元,同比增长10.5%。

  本届文博会开幕首日,广东更是重磅推出涵盖87项措施的“政策包”,覆盖影视、演艺、动漫、网络游戏、电竞、网络视听六大领域,力促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。

  站在新起点上,科技持续演进,开放不断深化,中国文化产业正在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。从文博会这一窗口望去,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文化产品的百花齐放,更是中国文化在“科技+开放”双轮驱动下,不断突破边界、走向世界的坚定步伐。未来,随着新质生产力的持续注入与全球文化交流的持续拓展,中国文化产业必将迈向更高能级,成为联通世界、塑造未来的重要力量。(南方网)

  统 筹:李 琳

  监 制:朱 景

  策 划:何安冉、陈俊昊(实习)

  设 计:汪婉莹

  编 辑:赵佐燕

  动 效:李江锐

  校 对:陈学德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
民政职业大学老年福祉学院智慧康养专业教研室主任李晶:“政府补一点,老年人自己掏一点,这种方式减轻了老年人的经济负担;另外一方面,在政府提供的产品清单中,老年人可以根据家里的实际情况去选择要换哪些新的东西,满足了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。”

2024年世界F1H2O摩托艇锦标赛中国上海大奖赛闭幕 沙迦队鲁斯狄·怀亚特夺得冠军

“虽然看上去都是小钱,但公司每年进口的木碎料板高达上千个集装箱,一年下来总体降低的综合成本较为可观。从长远看,能给货主资金周转和日常经营带来很大便利。”陈璞说。

【杭州亚运会】中国女篮晋级决赛 李梦赛后回应入选WNBA最佳新秀阵容

(45)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。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,健全公共卫生体系,促进社会共治、医防协同、医防融合,强化监测预警、风险评估、流行病学调查、检验检测、应急处置、医疗救治等能力。促进医疗、医保、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。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,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,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,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。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,建立以医疗服务为主导的收费机制,完善薪酬制度,建立编制动态调整机制。引导规范民营医院发展。创新医疗卫生监管手段。健全支持创新药和医疗器械发展机制,完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机制。

从黄河源到入海口 青海果洛牵手山东东营探索民族团结进步联创共建

中国古代天文学相当发达。欧阳自远说,为了观测日月星辰的天象变化,相传黄帝设灵台,夏朝建清台,商代筑神台。早在2300多年前,诗人屈原就发出了“遂古之初,谁传道之?上下未形,何由考之?”的“天问”。秦汉时期,司马迁《史记》中的《天官书》可称得上中国最早的天文学百科全书。明代徐光启吸收西方先进天文学知识,对中国传统历法进行改革,编纂《崇祯历书》,使我国天文学汇入世界天文学发展的潮流。近代,我国天文学家孜孜求学、身体力行,中国现代天文学开始起步。1934年紫金山天文台建成,成为我国第一座现代天文台。新中国成立后,紫金山天文台获得新生。北京天文台、上海天文台、国家天文台相继成立。

告别“面试恐惧症” AI面试舱亮相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